请输入
菜单

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指南(2024版)

银行业保险业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指南(2024版)

填报须知

一、本报表作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信息科技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收集和监测银行保险机构(以下简称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及信息科技风险状况,是银行业保险业信息科技风险识别、评估的重要基础。

二、本报表适用银行业范围为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省联社、拥有独立核心系统的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外资法人银行、直销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理财公司。适用保险业范围为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三、机构应对所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各金融监管局应充分使用非现场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等有效手段核查报表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本报表应由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或其他承担相应职能的部门(如风险管理部门、合规部门等)组织填报。

五、本报表通过金融监管总局数据采集平台统一报送。

六、本报表分为基础报表、季度报表、月度报表、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基础报表、季度报表、月度报表、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的具体报送时间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通知为准。

七、本报表中未特别说明统计范围的,指机构全辖,包括总分行。

八、填报过程中,需对填报项目进行补充说明的,可在“备注”栏填写。

九、本报表所有项目(除“备注”栏与特别说明)均需填写。对于无数据来源的项目,文字类项目填“无”,数字类项目填“0”。

十、本报表中所称“填报部门”指填报数据的部门,如为多个,填写主填报部门;填报人是具体负责该报表填报工作的人员,如一张报表涉及多个填报人,请确定一名主要填报人;联系电话是填报人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固定电话需注明区号,有分机的要填写分机号码;“责任人”指填报部门负责人。

十一、除特别说明,所有涉及“简述”“范围”“主要职能”“说明”“备注”“其他”等科目的文字填报内容,不超过200字。

十二、除特别说明,

(一)报表中所有人数、次数、数量等数值均为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二)报表中的金额均为浮点数,保留小数点后2位;

(三)报表中所有百分比均保留小数点后2位;

(四)报表中的日期,年份均采用四位数字年份,如2024,月份填写两位数,如七月份填写07,天数填写两位数,如9日填写09。

(五)报表中所有公司名称均指工商注册名称。

(六)除特殊说明外,省联社填报的范围应该包含辖内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等。

十三、本填报说明中的报表附件模板1—3为必填附件,并需附加至对应报表。

十四、本报表所有附件统一命名后以报表为单位上传。报表中不同填报项目要求的附件之间不得相互合并或嵌套。基础报表、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附件命名规则为:报表编号(4位,去掉连接符“-”,不足4位的在序号处左补“0”)+年份(4位数字)+附件编号(6位数字,从000001开始编号)+“-”+附件名称,例如:附件名TB012024000001-信息科技治理情况明细报告。若无法提供附件,应在“附件索引”中填“无”。

十五、金融监管总局信息科技监管人员可要求机构提供补充材料或现场核查报表内容的真实性。

分享文章
最近修改: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