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表中文名 |
数据项名称 |
数据项说明 |
银保信问答补充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流水号 |
1、保险机构代码+日期(YYYYMMDD)+10位流水,流水号是每天的流水号,每天都是从‘0000000001’开始。其中日期为上报数据时当前的系统日期。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保险机构代码 |
1、人身保险公司总公司机构代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保险机构名称 |
1、人身保险公司总公司规范全称,应与保险许可证上登记的名称保持一致。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投资账户代码 |
1、机构投资账户代码,应具有唯一性。关联数据项:投资账户信息表-投资账户代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投资账户名称 |
1、机构投资账户名称。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资产代码 |
1、机构自定义的资产代码,应在机构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关联数据项:自主投资持仓表-资产代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产品代码 |
1、确权登记等有关机构配发或备案的代码。如有,必填;若无,填报“无”。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资产名称 |
1、优先填写确权登记等有关机构登记的资产名称。若无,填写合同上的资产名称。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投资期期限 |
1、填写基金投资期期限。 |
1、对于对于在合同中没有约定“投资期期限”的基金,填报“-1”。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退出期期限 |
1、填写基金退出期期限,期限单位需与投资期期限相同。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期限单位 |
1、填写基金期限单位。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管理方式 |
1、填写基金管理方式。其中,“参与”是指仅作为基金的出资人,不实际控制基金管理人;“实际控制”是指为基金管理人的第一大股东或出资人,并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基金管理人行为。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组织形式 |
1、填写基金组织形式。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境内外标识 |
1、基金境内外性质。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成立日期 |
1、填写基金成立日期。以基金在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日期为准。如无法获取,以合同签署日期为准。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到期日期 |
1、填写基金到期日期。以投资合同中的到期日期为准,如合同中无相关约定,填写默认值99990101。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普通合伙人名称 |
1、普通合伙人的个人姓名或规范机构全称。“基金组织形式”为“合伙型”时,必填。当普通合伙人为自然人时为隐私,人身保险公司变形。如涉及多个,根据各普通合伙人所负责事务的数量及重要性程度,择一填报。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普通合伙人证件类型 |
1、普通合伙人证件类型。“基金组织形式”为“合伙型”时必填。填报代码。 |
1、对于境外普通合伙人无企业登记号的情况,可以填报海外证件,例如如TIN码等。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普通合伙人证件类型中文名称 |
1、普通合伙人证件类型。“基金组织形式”为“合伙型”时必填。填报中文名称。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普通合伙人证件号码 |
1、普通合伙人证件号码。“基金组织形式”为“合伙型”时必填。若为自然人证件号码,隐私,人身保险公司变形。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普通合伙人证件到期日 |
1、普通合伙人证件到期日。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普通合伙人LEI编码 |
1、普通合伙人识别编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管理人法定名称 |
1、基金管理人法定名称。如涉及多个,择一填报。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管理人证件类型 |
1、基金管理人证件类型,填报代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管理人证件类型中文名称 |
1、基金管理人证件类型,填报中文名称。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管理人证件号码 |
1、基金管理人证件号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管理人证件到期日 |
1、基金管理人证件到期日。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管理人LEI编码 |
1、基金管理人全球法人识别编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有限合伙人名称 |
1、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规范名称。如有限合伙人的数量较多,以英文半角分号分隔,填报份额占比前五的有限合伙人。如涉及自然人姓名,则为隐私,人身保险公司变形。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总规模 |
1、填写基金总规模。以投资合同中基金总规模为准。若金额涉及到外币,由机构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分类 |
1、填写基金分类。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投资方向 |
1、填写基金投资方向。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政策标签 |
1、参照《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7〕42号)相关要求认定。可多选,如存在多个标签,以“;”英文半角分号分隔。如为其他,需在备注里描述。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投资阶段 |
1、填写基金投资阶段。如投资期内涉及多个阶段,则填报截至采集日期的最新阶段。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基金状态 |
1、填写基金状态。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延期标志 |
1、填写基金在该投资阶段是否延期。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延期原因 |
1、填写基金在该投资阶段的延期原因。如有延期计划或已发生延期,需注明原因。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总资产 |
1、填写截至上一季度末的基金总资产。若金额涉及外币,由机构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境外基金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填报默认值“-1”。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净资产 |
1、填写截至上一季度末的基金净资产。若金额涉及外币,由机构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境外基金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填报默认值“-1”。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累计营业收入 |
1、填写截至上一季度的基金本年累计营业收入。若金额涉及外币,由机构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境外基金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填报默认值“-1”。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累计净利润 |
1、填写截至上一季度的基金本年累计净利润。若金额涉及外币,由机构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境外基金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填报默认值“-1”。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财务数据日期 |
1、填报与基金总资产、净资产、累计营业收入、累计净利润相匹配的财务数据日期。境外基金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填报默认值“99990101”。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初始投资日期 |
1、以投资合同中初始投资日期为准。如合同未约定初始投资日期,以该笔资产首次入账的日期为准。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初始份额占比 |
1、投资时点基金认购份额比例。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投资币种 |
1、投资资金的币种。如涉及多个,以英文半角分号分隔填列。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认缴金额 |
1、填报截至报送期末的认缴金额。如存在多次认缴,按认缴时间逐次填报认缴币种及对应金额。可参照以下格式报送:1.20XX年XX月XX日以香港元认缴3000万;2....。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实缴金额 |
1、填报截至报送期末的累计实缴金额。若金额涉及到外币,由机构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 |
1、结合“退出日期”有关数据项说明(含部分还本),填报时扣减已分配本金。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投资账面余额 |
1、填报截至报送期末的账面余额。若金额涉及到外币,由机构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累计最新份额占比 |
1、以认缴金额计算相关占比。数据填报口径为截至报送日上季度末。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合计份额占比 |
1、存在保险公司及其投资控股的保险机构投资同一基金的情形时,填写合计持股比例。数据填报口径为截至报送日上季度末。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本年收益率 |
1、当年以来的财务收益率,无需年化。 |
1、计算时分子为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分母为收益率计算期间该笔投资期初期末账面余额的算术平均值(不考虑税费影响)。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累计收益率 |
1、投资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以DPI口径计量。暂未产生投资收益时可为空,待产生收益后则更新报送。 |
1、建议结合相关投资现金回报情况计算(考虑税费影响)。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已实现投资收益 |
1、与“累计收益率”相匹配的累计已实现的投资收益。 |
1、若相关投资的现金回报仅包含现金分红与价差收益,则可按此口径报送,报送数据不包含本金返还金额。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退出日期 |
1、填写最近一次退出日期(含部分还本等场景)。如不涉及,填写99990101。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退出方式 |
1、“退出日期”非“99990101”时必填。填写最近一次退出方式。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退出标志 |
1、是否已完全退出相关投资。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备注 |
1、填写其他需要报送的但是目前无法标准化的信息,如有保底、保收益、结构化安排、抽屉协议、明股实债、集团内担保、替其他出资人垫资、承诺回购原出资人份额等情况需注明。 |
|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表 |
采集日期 |
1、指该期(批次)数据报送的期末日期,例如:按日采集的表,采集日期应为每日;按月采集的表,采集日期应为月末最后一天;以此类推。如存在特殊报送要求,应以特殊要求的截止日期为采集日期;如为数据重报等情况,应填写重报数据原归属期间的期末日期,而非重报时的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