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表中文名 |
数据项名称 |
数据项说明 |
银保信问答补充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流水号 |
1、保险机构代码+日期(YYYYMMDD)+10位流水,流水号是每天的流水号,每天都是从‘0000000001’开始。其中日期为上报数据时当前的系统日期。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保险机构代码 |
1、人身保险公司总公司机构代码。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保险机构名称 |
1、人身保险公司总公司规范全称,应与保险许可证上登记的名称保持一致。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投资账户名称 |
1、机构投资账户名称。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投资账户代码 |
1、机构投资账户代码,应具有唯一性。关联数据项:投资账户信息表-投资账户代码。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资产代码 |
1、机构自定义的资产代码,应在机构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关联数据项:自主投资持仓表-资产代码。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证实书编号 |
1、存款银行给出的存款证实书编号,包括“NO.”“浙”“(03)”等字样,如无存款证实书编号,优先填列业务编号或账号。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证实书全称 |
1、存款银行名称+起息年份+存款类型。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类型 |
1、存款的具体类型。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币种 |
1、存款所对应的货币币种。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法定名称 |
1、开户银行名称,需与存单银行签章一致。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证件类型 |
1、存款银行证件类型,填报代码。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证件类型中文名称 |
1、存款银行证件类型,填报中文名称。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证件号码 |
1、存款银行证件号码。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证件到期日 |
1、存款银行证件到期日。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LEI编码 |
1、填写存款银行全球法人识别编码。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所在地 |
1、存款银行所在行政区划。除以下情况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特例外,应填报省市县三级完整行政区划的名称: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银行外部信用评级 |
1、填写存款银行最新外部信用评级结果。当存在多个外部信用评级结果时,应参照《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制规则——问题解答第15号: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和信用评级>等5项问题解答的通知》(保监发〔2013〕24号)要求,按如下规定处理: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外部评级机构 |
1、评级机构名称。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起息日 |
1、存款起息日。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到期日 |
1、存款证实书到期日。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期限 |
1、按实际存款期限填写。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期限单位 |
1、存款期限单位。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利率类型 |
1、存款利率类型。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利率 |
1、利率为直接按小数形式填写,保留小数点后6位。非固定利率以当前节点利率填写。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计息基准 |
1、存款计息基准。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基准利率 |
1、基准利率的类型,“利率类型”为“浮动”时必填。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利差 |
1、“利率类型”为“浮动”时为必填。利差点数,可以为正数、零或负数,不含%,如:填50代表50BP表示0.50%。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利率描述 |
1、当“利率类型”“存款利率”“计息基准”“基准利率”“利差”等数据项无法完全体现计息结构时,此项填写具体情况。如前述字段能够体现计息结构,可选填“无”。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年付息频率 |
1、存款证实书的付息频率。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存款本金 |
1、存款本金。若涉及外币,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剩余本金 |
1、剩余本金。若涉及外币,自行转换成人民币进行填报。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提前支取标志 |
1、是否提前支取该存款。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最近一次提前支取日期 |
1、如发生过提前支取,填写最近一次提前支取发生日期。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质押标志 |
1、存款是否被质押。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质押用途 |
1、当“质押标志”为“1”时,必填。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备注 |
1、填写其他需要报送的但是目前无法标准化的信息。 |
|
存款证实书信息表 |
采集日期 |
1、指该期(批次)数据报送的期末日期,例如:按日采集的表,采集日期应为每日;按月采集的表,采集日期应为月末最后一天;以此类推。如存在特殊报送要求,应以特殊要求的截止日期为采集日期;如为数据重报等情况,应填写重报数据原归属期间的期末日期,而非重报时的日期。 |
|